
家长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妈妈在的时候很平静,妈妈一出门就哭?
明明自己可以简单吃饭,但非要妈妈喂不可?
出门就害怕,妈妈不在身边一动不动?
总之,没有妈妈,小宝宝都无法自我行动和思考。
很多宝妈们都觉得,这是宝宝和自己亲的体现。也有的宝妈们觉得这很正常,宝宝长大就好了。还有一些宝妈觉得,对孩子百依百顺就应该的呀,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疼谁疼?
这看似正确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孩子过于依恋的危机。若是一味的满足和宠着,很有可能让孩子变为妈宝男,大公主。
华为公主出道,姚安娜要玩到何时?
科技圈和娱乐圈自古以来都是各玩各的,除了代言很难看到彼此之间的联系。然而最近一则轰动性新闻炸开了大家的朋友圈。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小女儿正式在娱乐圈以公主的身份出道。
兔小编第一次看到这则新闻的视乎是震惊的,毕竟作为创新前线,抗压美国制裁的华为,他的董事长女儿哈佛大学电脑工程和统计数据专业毕业,完全可以为华为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如果嫌码农累,也可以和他姐姐一样从事财务之类的其他公司业务,协助父亲管理好华为也是情理之中,可偏偏选择了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出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姚安娜就出生在罗马,结果非要跑去非洲?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和她出生的时间以及父亲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1972年,孟晚舟出生。那时候,任正非还是个上门女婿,拿的是穷小子和富家女的剧本。距离他拿着东拼西凑来的21000块钱,于棚屋中创立华为,还有15年。
1998年,姚安娜出生。彼时的任正非,已经54岁了。而那时的华为,也已是年销售额89亿的电信巨头。任正非老来得女,对小女儿格外宠爱。
这大概真的只能用这就是命吧来形容了,相比姐姐身上承载的艰难使命,妹妹的人生道路,显得十分顺遂。
孟晚舟做前台接待员、接线员、协助销售、打字、制作产品目录、安排展览会务……磨练着父亲口中的“识人”和“耐力”。
姚安娜小学就远赴英国牛津学院接受教育。初高中回国,就读上海国际部中学,成绩一直稳定位居年级前十。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书法、音乐和国画。其中她最爱的,是芭蕾。
和姐姐小时候学习环境艰苦完全相反,姚安娜可谓是平步青云。2018年11月24号,姚安娜第一次以“华为小公主”的身份曝光在世人面前。巴黎名媛舞会(Le Bal)在巴黎香格里拉酒店举行,20岁的姚安娜应邀出席。这个被福布斯评为世界上最奢华的晚会,每年只有20个受邀名额。不仅考察受邀者自身的素质,还得仔细衡量其背后的家族资历、社会声誉。
正是任正非这一中国电信巨头的身份,给姚安娜带来了无限荣光。沐浴在父名的阳光里,姚安娜逐渐背叛了自己选择电脑工程和统计数据专业的初心,她沉浸在纸醉金迷,繁华至上的名媛圈中不能自拔,选择出道显然是她内心的真实展现。
也许姚安娜追求自我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她至今身陷囹圄从小自强的姐姐面前,在她刚正不阿为中国创新之路努力拼搏的父亲面前,她这公主身份是那样的,渺小无比。
真不知道嘴上支持姚安娜出道的任正非内心是怎样的波澜呢?是否会为自己过于宠爱孩子,让姚安娜过于依赖父亲的后果而自咎呢?
孙杨争议缠身,背后母亲控制欲强
孙杨被禁赛八年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被禁赛的背后,是国外人对中国运动员实力的恐惧?还是孙杨真的出现了问题?客观肯定来说,孙杨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他的母亲。然而,也正是他的母亲,把他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
关于孙杨的禁赛审判开庭前,这位母亲竟私下去找两位检查助理沟通,对方对此行为表示“十分恐惧”。这种开庭前见证人的行为就是把证据往对方手上送吗?
开庭后,孙杨妈妈旁若无人般,一遍又一遍的絮叨着当时药检的状况,不管别人问什么,她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旁边有人提醒他,检查官提问的时间有限,他必须把自己的问题问完,但是孙杨的母亲一直不停地在那里说.....
一审的时候孙杨还是没有什么问题,最后二审的时候被他母亲直接弄成了顶尖处罚,被禁八年。
而这一切,都源于孙杨的妈妈非常强势,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儿子的生活那更是一切包办。孙杨上六年级的时候,鞋带都还是妈妈在系。为了给训练中的孙杨送汤,家里专门买了台车,就怕汤送到队里会冷掉,孙杨的同伴们戏称这是“送汤车”。这种全方位的呵护,一直延续至今,孙杨对妈妈的依赖,因此也到了一个极致。
巨大的成功掩盖了孙杨的妈宝属性,终于在这次禁赛争议中爆发,受到妈妈保护获得巨大成功的孙杨,差点被母亲断送职业生涯。
从孙杨这件事可以预见到,孩子过于依恋父母,并不存在所谓的“长大了就好了”,过分依恋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存在罢了,终有一天母亲也会消失也会不在,那个时候孩子怎么办呢?
如何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求是提高抚育质量的第一步。
幼儿的需求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求能及时地给予满足,因为任何身体内、外部的不适刺激都会引起儿童的哭闹等情绪反应直至父母消除这些不宜刺激。心理需求主要指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求和活动需求。由于这些需求的隐蔽性,所以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
父母应多与幼儿接近 (包括目光和身体的接近 ),多对孩子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孩子的发音、动作、话语等。对稍大一点的幼儿的活动,父母则给予关注性参与。
另外,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将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个体的言谈举止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显然,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婴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