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越早越好,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新手妈妈必读

2021-01-29 09:41 来源网络
?  早教常见四大误区

  1.误区一 玩游戏就是“瞎玩”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让孩子瞎玩毫无意义的游戏。其实,宝宝的智力发展就是在一些小游戏中开发出来的。他们需要通过触摸、摆弄等行为来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来认知外部世界。很多孩子喜欢玩沙子、泥巴这些爸妈看来脏脏的东西,宝宝的这些举动在家长看来就是“瞎玩”。所以家长也会认为早教教孩子玩,没有意义。

  2.误区二 智力开发学得越多越好

  很多家长会用“认得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有很多家长陷入了“一味的强调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怪圈。调查显示,如今学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儿童抑郁症等现象,就跟这种不科学的早教倾向有密切关系。早教中的智能培养,是培养一种习得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它不强调知识,不揠苗助长,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进行相符的,有目标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技能的培养,单一地强调知识灌输,过于功利化,也有违孩子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培养目标。

  3.误区三 隔代教养很无奈

  调查显示,如今中国隔代养育的比例占50%以上。我们必须要承认隔代教养是现实存在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其实,隔代教养并不是没有好处。若年轻父母很严厉,那老人们对孙子辈的爱会成为一种强烈的正面暗示,能有效地缓冲父母负面语言的伤害。许多老人会说“我觉得我孙子挺好的,我觉得我孙女很棒,我们家孩子可聪明了……”,这些话语会让孩子知道,我也不是像爸爸妈妈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4.误区四 宝宝太小 不需要爸爸

  很多人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并不真的需要爸爸,尤其是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极容易让爸爸们产生怀疑,自己的宝宝是不是真的需要你。可是,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Ta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爸爸来了,宝宝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们不仅会一手包揽带孩子的事,甚至会把爸爸排除在外,其实,妈妈们要有意识的把爸爸拉拢进育儿的过程中,要让爸爸卷入其中,并且给予爸爸相应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