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进入幼儿园前需要的准备有很多,除了做好择校报名的工作外,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格外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幼儿园是孩子独立的第一步,顺利完成这个转变的前提就是拥有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增强也表明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在提升。
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学会独立上厕所
幼儿园中,老师们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更不能及时发现某个孩子是否想上厕所。这就需要孩子们能够主动的向老师反馈上厕所的意愿。另外,在幼儿园中脱离了父母的关怀,孩子们也需要学会自己擦屁股穿裤子等行为。这些小细节的培养能够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2.学会独立穿衣服
幼儿园中都有午休时间,许多孩子在午休结束后不仅不会自主穿衣服,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找不到。为避免此类尴尬场景出现,家长可以在早上穿衣服前让孩子关注自己的衣服颜色,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培养孩子对衣服的意识。穿衣服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家长需要尽早的培养。有的孩子协调能力较强学习起来较为轻松,有的孩子协调性稍弱,学起来会慢一些,家长应理性看待。
3.学会独立吃饭
吃饭时一天当中的重要环节,进餐过程不顺利将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正常活动。对此,孩子们应该有正常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按点吃饭,不过分挑食;也要能够自己独立就餐。
一般而言,刚入园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喂孩子吃饭,但一个月左右的适应期过了之后就需要孩子自己吃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家长需要提前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
4.学会独立保持身体卫生
幼儿园中有许多户外活动,好奇心也会驱使孩子们到处乱摸,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免疫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所以,保持身体卫生的习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