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教:怎样改掉孩子爱拖延、爱磨叽的毛病

2020-08-13 13:17 来源网络
    

怎样改掉孩子爱拖延、爱磨叽的毛病


    

怀胎十月,是时时刻刻担心肚里的娃健不健康、身体好不好,等着盼着好不容易出生了,才发现:


    

比起怀娃、生孩子,原来养孩子才是最艰难的!


    

就单说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件事儿,真是愁坏了我!仔细一问身边的宝妈,家家娃都是这样!


    

娃的教育不能靠打、骂、罚解决问题,到底怎么办才好?


    

孩子总是磨蹭怎么办?


    

不知道多少妈妈发现这个问题:


    

明明5分钟可以完成的事,娃可能15、20甚至1个小时还没做完。


    

当妈的看得那叫一个心急,可孩子却慢慢悠悠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他真的还是一个孩子啊!


    

1.孩子神经发育不完整


    

小孩子的大脑神经还处在发育阶段,需要时间把心思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反应能力不能与成年人作比较。


    

所以当妈妈的不能过于着急,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


    

2.他需要时间去适应


    

在新的环境里,孩子并不能像成人那样,无论在身体或者心理上都可以快速投身于其中。


    

孩子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然后才能开始做事,所以对孩子要更宽容一些。


    

家长要给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除了给孩子更多时间与耐心以外,当家长的还能做啥?


    

很多妈妈一看到宝宝磨蹭,最经常做就是:催、吼、叫、在孩子身边说个不停,甚至说出很伤孩子心的话。


    

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更烦躁,事情变得一团糟。


    

如果换一种方式,孩子和妈妈就可以更温馨地解决问题。


    

准确告诉宝宝做一件事情的时间限制,让孩子对时间有概念。


    

比如:


    

“宝宝,我们还能再看电视五分钟,然后就去睡觉了!”


    

“宝贝,10分钟以后我们就要出门了,你要准备好哦。”


    

“这次看图画书只能看15分钟,我们下次可以再看时间长一点。”


    

这样在孩子心里,你的形象就不再是“总爱发脾气、很凶”的妈妈,而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


    

孩子是张白纸,父母该如何下笔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而为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尤其是0--3岁关键期,对于这张“白纸”如何描绘,对他们以后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但养孩子,真是让我们这些当爸妈的头疼不已,大到上学教育,小到日常屎尿屁:不爱刷牙、不爱洗澡、总发脾气、不愿上幼儿园,如何摆脱分离焦虑...


    

诸此种种问题,该如何解决?


    

别担心,本期熊宝妈学堂请来早教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博士后罗静,带来重磅课程!

   本文有歪歪兔早教小编整理,歪歪兔聚焦于0-12岁儿童关键期教育产品研发与销售。产品所塑造的歪歪兔形象以积极、健康、乐观、活泼的性格特征为千万用户熟知。



  按照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规律,专注0-12岁儿童成长型教育产品研发,致力于帮助中国新一代父母培养高情商智慧宝宝,让父母读懂孩子,让孩子成就自己。